• 起名
  • 测名
  • 专家
  • 公司
  • 八字
  • 签名
  • 黄历
  • 一剪梅·中秋元月 - 诗词典籍起名详情

    一剪梅·中秋元月


    作者:辛弃疾  朝代:宋代
    《一剪梅·中秋元月》原文:
    忆对中秋丹桂丛。花在杯中。月在杯中。今宵楼上一尊同。云湿纱窗。雨湿纱窗。
    浑欲乘风问化工。路也难通。信也难通。满堂惟有烛花红。杯且从容。歌且从容。
    智能诗词起名
    点击上面图片使用诗词起名工具

    《一剪梅·中秋元月》诗词起名重点字分析:
     读音:yì 起名五行: 姓名学笔画:17 简体笔画:4 部首:忄
    忆 (憶) yì 回想,想念:回忆。 太极鱼智能起名网 m.taijiyu.net 追忆。忆苦思甜。 记得,记住:记忆。记忆犹新。 笔画数:4; 部首:忄; 笔顺编号:4425
     读音:qiū 起名五行: 姓名学笔画:9 简体笔画:9 部首:禾
    秋 (⑥鞦) qiū 一年的第三季:秋季。秋景。秋水(喻人的眼睛,多指女子的)。秋波(喻美女的眼睛)。三秋(a.指秋收、秋耕、秋播;b.指三年)。秋高气爽。 庄稼成熟的时期:麦秋。 指一年:千秋万代。 指某个时期(多指不好的)。多事之秋。 姓。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“秋千”。 春 笔画数:9; 部 ... ...
     读音:dān 起名五行: 姓名学笔画:4 简体笔画:4 部首:丿
    丹 dān 红色:丹砂(朱砂)。丹桂(观赏植物,花为橘红色)。丹心碧血(赤诚的忠心,珍贵的热血)。丹青。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:丸散膏丹。 姓。 笔画数:4; 部首:丿; 笔顺编号:3541
     读音:yuè 起名五行: 姓名学笔画:4 简体笔画:4 部首:月
    月 yuè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(亦称“月亮”、“月球”):月光(月球反射太阳的光)。月蚀。 计时单位:一月。月份。岁月不居(时光不停地流逝)。 按月出现的,每月的:月刊。月薪。 形状像月亮的,圆的:月饼。月琴。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:月子。 DianaLunamo.month 笔画数:4; 部 ... ...
     读音:jīn 起名五行: 姓名学笔画:4 简体笔画:4 部首:人
    今 jīn 现在:今天。 太极鱼智能起名网 m.taijiyu.net 今生。今世。今番(这次)。古为今用。今是昨非。 古昔 笔画数:4; 部首:人; 笔顺编号:3445
     读音:yù,yǔ 起名五行: 姓名学笔画:8 简体笔画:8 部首:雨
    雨 yǔ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:雨水。雨季。 雨 yù 下雨,落下:雨雪。 笔画数:8; 部首:雨; 笔顺编号:12524444
     读音:wéi 起名五行: 姓名学笔画:12 简体笔画:11 部首:忄
    惟 wéi 单,只:惟独。惟一。惟有。惟恐。惟命是从。惟我独尊。 但是:雨虽止,惟路仍甚泥泞。 文言助词,常用于句首:惟妙惟肖。惟二月既望。 想,思考:思惟(亦作“思维”)。惟度(思量,揣度)。 笔画数:11; 部首:忄; 笔顺编号:44232411121
     读音:gē 起名五行: 姓名学笔画:14 简体笔画:14 部首:欠
    歌 gē 唱:歌唱。歌咏。歌颂。歌坛。歌台舞榭。歌舞。能歌善舞。 能唱的文词:唱歌。歌谱。歌词。歌诀。民歌。诗歌。歌行(旧诗的一种体裁,音节、格律比较自由)。诗言志,歌咏言。 笔画数:14; 部首:欠; 笔顺编号:12512125123534

    《一剪梅·中秋元月》诗词起名译文:


    回忆昔日中秋,在丹桂丛中,饮酒赏月,花在酒杯中,月在酒杯中。今年的中秋,因为下雨,只能在楼上过,酒是相同的,窗前又是云,又是雨,就是没有月亮。我想乘风上天去问,奈何天路不通,投书无门。画堂里没有月亮,只有红烛照妖,只好从容地举杯喝酒,从容地欣赏歌舞。


    太极鱼诗词起名注释:


    ①:回忆。
    ②:活用,将名词用作动词,表示在杯子里面。
    ③:表达感情,表示程度深。
    ④:造物者,上天。辛弃疾特别喜欢用典,“化工”一词大约就是典故,大概出于汉朝贾谊的《鹏鸟赋》中一句:“且夫天地为炉兮,造化为工!阴阳为炭兮,万物为铜!”大意是:天地比是一个大熔炉,造化就是炉匠,阴阳二气生起炭火,万物象铜一样都在里头熔炼翻滚。(说人与万物在这世上,就如放在一只大炉子中被熬炼那么苦恼)


    太极鱼智能诗词起名

    分享到:
    提交序列码 申请序列码 专家起名
    (C)2010 - 2024 太极鱼起名算命网
    www.taijiyu.net
    关于太极鱼 - 服务条款 - 合作联系

    渝ICP备19015303号-1

    声明:本系统来源于中国民俗学的一些测算方法,并非科学研究成果,仅供休闲娱乐,请勿迷信,按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!